第(2/3)页 判断,全对 阅读理解,五个要点对了三个——4分 英语90——94分 郑晓逸抬头看向李瑞来,正巧李瑞来也在看向他,两人一抱拳,会心地笑了。 语文110——115、数学116——118、物理98——100、政治95——98、化学87——92生物47——52,总分643——665,满分才710分。天呀......郑晓逸捂着头,这是要和李瑞来做同学吗?燕京大学分数线才要650——655之间。如果这是他前世高考的成绩,他一定会高兴得跳起来,但现在他不会了,但是怎么处理却是没想到...... 高考在郑晓逸心里,更多是为了给期待自己成才的父母和自己一个交代,现在有了这个成绩,父母能在亲朋好友面前把头抬得更高一点,郑晓逸觉得自己重生后的第一个任务完成了,只是太高调了啦!现在,他准备静下心来好好思考自己未来的路要怎么走。 高考就是这样,几家欢乐几家愁,张淑贵老师却只剩下欢喜了,李瑞来估分680,这还是保守估计,魏韵彤估分670分,闫成雄估分655分,郑晓逸估分645,张萱萱........江勇.......市男女状元都可能出在自己班,连江勇这学渣都二本有望。晕菜了,做梦吧!看着自信满满、还信誓旦旦的并且异口同声说着‘保守估计’的学生,张淑贵但愿长梦不愿醒。 郑晓逸狠狠地祝贺了李瑞来一番,李瑞来报志愿,不用选择了,妥妥的燕京大学。郑晓逸呢?等等吧! 到了家把估分的情况跟爸妈说了,郑爸爸惊讶不已,郑妈妈却只是高兴,特意出去买的菜,郑爸爸破天荒地让郑晓逸陪他喝酒,那顿饭滴酒不沾的爷爷奶奶都喝了一小盅白酒,郑晓逸和爸爸还有表哥喝了一瓶白酒,又一人喝了三瓶啤酒。 饭后,郑爸爸、郑妈妈、郑梓文、郑晓逸,郑晓琦一家五口围坐在床边,帮郑晓逸参谋报考志愿; 郑晓逸最熟悉的就是津门市,这座城市未来十几年的人事变动,城市拓展布局,商圈开发分布,地铁路线规划,他都一清二楚。要想充分利用十几年的先知先觉淘金赚钱,津门是首选。跑外地上学,再回津门创业,想想就麻烦。就算十年后津门空气污染严重不再适合居住,完全可以赚够了钱换城市。真有发大财那一天,移民也可以。对就业能产生影响的,是985和211两个牌子,南开大学是津门最高学府985的存在,对已经有了粗线条人生规划的郑晓逸来说,已经足够了。所以,没必要换城市,也没必要换学校,就选南开大学的国际贸易专业。 因为有了这个分数,换成更好一点的学校,郑晓逸也有点犹豫,至少燕京、魔都,机会更多,更好。多年社会工作经验告诉他,对事业人生最有帮助的主要是人脉,上名牌大学的目的不只是学习,更重要的是扩充人脉。能接触到顶尖‘党政商专’人才尤为重要。 把心中想留在津门,又渴望更大发展的心思说出来,郑晓逸痛快了,去引起了家里的战争。郑爸爸是支持留津门的;姐姐支持没有最高只有更高,当然全国最高学府燕京大学;弟弟无厘头哪里都好,最好南方譬如魔都、苏杭、厦门;妈妈因为娘家都是从政的,力主华夏人民大学。 四个人的建议,匪夷所思的完全不同,弄得郑晓逸无所适从,只好尴尬的转移了话题,郑晓逸询问起了最近家里的大事,中国人从老到幼,房子观念都很重,普遍认为房产是人的一生中最大的财富。 关于买房四人惊人的一致,首先排除了开始确定的郊区平房小院,在排除了新建的小区,最后排除了市区平房,只在老居民楼区选择。深知后世发展进程的郑晓逸暗暗好笑,排除法用的太烂了,幸好不是投资,竟然把最具有升值空间的都排除掉了。 郑晓逸并没有反对,毕竟不是投资,自己住,现在确实是老居民区经济实惠,方便舒服。像郑晓逸家当前居住的38平米的两居室价值五万元,大一点的三居室也就六万元,不过房子几乎没有客厅。高考这一段家人可是看了不少房子。一直没和郑晓逸商量,怕影响郑晓逸学习。 今天郑晓逸考完了,又正巧提到这问题,几人各题意见,让郑晓逸听听,分析一下。家里一直很民主的,这一点郑晓逸很确认,经验吗。 郑爸爸总是保守派提议;买一个和现在差不多的两居室。 第(2/3)页